沈阳汉卿体育场:从这里跑出中国奥运第一人汉卿体育场,曾经是中国最大的体育场。1929年,第14届“华北运动会”要在沈阳召开。为此,张学良捐资30万银元,在东北大学旧址上修建一所现代化体育场(即汉卿体育场),体育场建筑面积3189平方米,东、西、北侧为看台区,呈马蹄形,可容纳3万人。
张学良是个体育迷,据不完全记载,他曾经涉及过的体育运动有网球、足球、篮球、跑步、跳远、游泳、划船、骑马、驱车、开飞机、射猎、登山、桥牌、围棋等十几项。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学良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也由爱好变成一种责任,以至在他步入社会后,始终把倡导体育“健身强国”作为己任。
在他担任东北大学校长后发表的演讲中就曾说道:“我今天所欲与诸位说的,首先是提倡体育,说起来中国的教育界,大多数不肯注意体育,所以学生多失于软弱,我很希望本校关于体育方面要特别注意,然后用健全的身体,好求精妙的学问,所以,体育是不可轻视的。”
在张学良的倡议下,学校加强了体育管理和组织,但体育设施及专门人才却极为缺乏。张学良得知后,考虑到第14届华北运动会将于次年在沈阳举行,以省城原有各体育场,规模均极狭小,恐不敷用,且东北大学又急需体育操场,张学良遂决定捐资24万元,修建一所现代化体育场。张学良指令其秘书吴家象督办此事。建筑地址最初曾测量小河沿公共体育场,后因地势过狭,乃改在北陵东侧东北大学北侧。体育场由东北大学建设委员会会长颂声先生设计(一说为杨廷宝先生设计),天津基泰工程公司承建半岛官网。
汉卿体育场包括4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和两个网球场。体育场建筑面积31890平方米。东、西、北侧为看台区,呈马蹄形,设有3万人木质座位,由于主看台为罗马式建筑风格,所以又被称为罗马式马蹄形体育场。主看台外观为砖砌城楼箭雉式样。体育场的看台是钢筋混凝土和砖混结构二层,东、西入口处为三层,场地外侧设有13个出口,正门主要入口是三座高大的拱形门。正门主要入口为三个大型拱券门洞,两侧各有传统古典式琉璃瓦垂长式饰方额窗一个。
1930年10月,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运动会在汉卿体育场召开。张学良将军担任大会会长,其夫人于风至任副会长,张学良将军亲临大会致开幕词。这次比赛的规模是东北体育史上空前的,共有90多个单位一千余名运动员参加。当时,张学良还偕于风至站在运动员队伍的前列,随着军乐队的乐曲绕场一周。
汉卿体育场落成后,初期它的名字叫奉天体育场。由于这座体育场是当时中国第一座最大的现代化体育场,入口众多,对这些入口如何命名就成了一个问题。当时的东北大学副校长刘风竹先生召集东北大学的部分教授讨论此事。
东、西看台中部各设司令台一处,外观为砖砌城墙箭雉式样,正门主要入口是三座高大的拱形门,远远望去,这两座司令台就像传统的城门楼子一样。会上有人提议,用英文字母来命名。马上有人反对,说如果是“P”(谐音“屁”)门谁肯出入呀!又有人献出一计,用中国的天干地支来命名,可是立刻有人指出,若是遇到“癸”(谐音“鬼”)门进出者岂不叫苦!
文学院的经学大师刘异(字豢龙)提出用《千字文》来命名,此议一出迎来一片赞叹之声。于是体育场周边入口各门以《千字文》来命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字字珠玑的千字文镶嵌在各门的上方,作为入口标记和序号,十分典雅。
1929年5月29日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举行,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在运动会上一举打破了100米、200米和400米3个短跑项目的全国纪录。
后来,张学良决定在这座体育场里举办中、日、德三国田径邀请赛,这是东北首次举行的国际比赛,他拿出了5000块大洋作为比赛经费。
1929年10月20日这天,张学良亲自来到比赛现场,因为东北大学学生“飞毛腿”刘长春要参加比赛,他要见识一下这个小伙子是否能够创造奇迹。在百米跑道上进入决赛的五个人中,只有刘长春一个中国人,其余都是德国和日本的选手。
刘长春很快甩下了两个日本选手和德国名将彦鲁特拉比尔并肩冲在最前面在全场的欢呼中向前冲去,已经快接近了终点。但是他回头看了一下身边的彦鲁特拉比尔,就在他回头的瞬间,两人同时撞线。比赛结果公布,两人成绩同为10秒6,但是彦鲁特拉比尔在撞线的一瞬抢了刘长春一寸。这遗憾的一寸,使刘长春成为了亚军。
在200米比赛中,虽然刘长春再次获得第二名,但他将日本名将吉岗德隆、岗健次和今井等甩在后面,并且两项成绩均超过当时的远东运动会纪录,使中国人第一次登上了远东短跑王的宝座。
当年,刘长春的100米亚洲记录,十秒零三,就是在这里跑出来的。1932年,中国体育界走上世界体坛的第一人,他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张学良资助的。
正是这场比赛使得张学良看好了刘长春,决定出资让他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创造了中国奥运历史,成为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
1954年东北体育学院成立,校址就确定在沈阳北陵汉卿体育场旧址周围区域,汉卿体育场自然就成为了运动员们的训练场。1956年这所学校更名为沈阳体育学院。体育学院的西南侧,是军区射箭队,算是个学校。再西南一些是军区速滑队,也算是个学校。后来搬到体育学院北面去了。建立一个室内的速滑中心。
汉卿体育场 一直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在这个体育场训练过叶乔波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上获得冠军的运动员有27个。
1949年5月20日,尽管新中国倘未宣告成立,但沈阳市第一届联合体育大会,却在汉卿体育场热闹的举办了。
不曾想,2007年沈阳体院迁址后,汉卿体育场就再无人维护管理。而关于这座体育场的去留问题,就也成为了悬念。
2011年8月19日,体育场塑胶场地被人“开膛破肚”了。9月,有人向国家文物局举报汉卿体育场被开发商破坏,拆迁人员将体育场中心挖毁,在新闻媒体和文物部门的干预下,大规模的破坏活动终止。
如今这座”沉睡的遗迹“却也时常有人光顾,近日沈阳历史达人战志云飞爬楼拍摄汉卿体育场,为我们展现它的另一个风貌。